诸天:四合院娶秦淮茹生八个孩子
厂医来了,
厂领导来了,
易中海早已经死的透透的了,
李长青一直没走,
他毕竟是四合院管事大爷之一,留在这里帮忙,
厂里通知家属,
易中海媳妇刘翠兰来了,
看着被盖上白布的易中海,易中海媳妇哭的死去活来,随后,厂里人帮着一起把易中海的尸体弄回四合院,屋里搭了灵堂。
院里的人,
帮着一起处理后事,
就连何大清都回来了,
准备出殡,
贾东旭和贾张氏提出想给师傅抱罐,毕竟师傅平时对他们家没少照顾,贾张氏死活不同意,又在院里闹起来,“老贾啊,你快来看看吧,你儿子要给别人当孝子贤孙啦...”
贾张氏哭闹,这次贾东旭的媳妇没管,因为她也觉得贾东旭给易中海当孝子不合适,师傅就是师傅,不是爹妈。
贾东旭没办法,
只能放弃,
就这样,
易中海草草被埋葬,从此易中海正式下线。
几天后,厂里对易中海的赔偿到了,
补偿金300块,
一个工作名额,
可以由易中海老婆指定一个人到轧钢厂上班,
贾张氏屋里,
贾东旭沉着脸坐在床边,气恼的和自己老妈道:
“我说给我师傅抱罐你不同意,您要知道,我师傅原先可攒了不少钱,他家还有一套房,现在手里还有一个工作名额,如果我给师傅出殡,怎么说师娘都的给我一份,如果我再说一句给她养老,不管是钱还是房子,今后都是您孙子的,现在呢,全没了。”
贾张氏当时根本没想到这茬,
现在听儿子这么说,
也意识到亏大了,
“东旭,你现在也可以去找易中海的媳妇要,你就说给她养老,把她手里的东西先糊弄过来再说。”
“我试试吧,不过这次您可不许捣乱了。”
“行行,这次妈绝对不捣乱。”
贾东旭跑去易中海家,告诉刘翠兰,说自己想要给她养老云云,听了贾东旭的话,刘翠兰没有表态,只说感谢东旭有心了。
刘翠兰不傻,
她一直觉得自己男人找贾东旭做养老人不靠谱,
可没办法,
家里是男人当家,她只能听着,
现在贾东旭找上门来,说给她养老,目的她能猜出个七八分来,
贾家这是准备开始对她吃绝户了,如果她答应,接下来就是贾家不停找她要这要那,等她手里的东西全被要过去,她也就活到头了。
思考了好半天,
刘翠兰来到李长青家,
敲门,
秦淮茹开门,
看到是刘翠兰,赶紧招呼,
“刘大妈,您快进来。”
“淮茹,我是来找长青的。”
李长青正在炕上和孩子们玩,听到声音起来,看到刘翠兰,“大妈,您找我有事?”
“长青,感谢你帮忙送老易,这几天麻烦你们了,”
“嗨,邻里邻居的,应该的。”
“我还有点事,想要问问你的意见。”
李长青一听,请刘翠兰进里屋,把孩子们赶去另一个屋,秦淮茹送上一杯茶水,“大妈,您说什么事?”
刘翠兰把贾东旭到他家说的话和李长青复述了一遍,
“长青,这院里,我一直觉得数你最有主见,大妈想问问你,你觉得大妈今后应该怎么做?”
李长青真没想到刘翠兰会来找自己问计,
沉吟了几秒钟,
李长青道:
“刘大妈,我觉得靠在一家身上,很不妥,老话说得好,外人终究是外人,而且您才四十多岁不到五十,养老为时过早。”
“我觉得,易师傅留下那个工作,您不如接过来自己去上班,虽然您身体弱,做不了重活,不过我觉得做些后勤工作应该没问题,不去总厂也可以去其他单位,比如厂幼儿园,您可以帮着看看孩子什么的。”
“到时候您有工作,现在还有房子,等您退休每月都有退休金,哪怕今后一个人生活,也完全能保证可以生活的下去。”
“再说句话,等以后您想往前再走一步,有工作有房子,您找人对方也高看您一眼。”
刘翠兰沉默了一会儿,
点点头,
几天后,
刘翠兰真的去了轧钢厂幼儿园上班,惊掉了院里一众人的下巴,因为年龄大了,园长也没有给她分配太多活,刘翠兰本身也喜欢孩子,每天过得也很快乐。
贾家计划落空,
贾张氏在院里阴阳怪气说怪话,
什么心野了,
以后肯定找别的男人了,
李长青听到这些话,和许武德、闫阜贵商议之后,召开了四合院全院大会,在大会上对贾张氏进行了严厉的批评。
“贾张氏,如果你再说这种污蔑诽谤的话,就送你去街道办学习班接受教育。”
贾张氏翻翻三角眼,没敢反驳,
之后院里安静了许多。
贾东旭在上班,
他现在才一级钳工,
只做一些最简单的配件,
厂里又给他找了一个师傅,
是指导师傅,
并不是易中海那种正式拜师的师父,
易中海被机床绞死这件事,对贾东旭冲击非常大,他看着旋转的机床,总有种随时会被机床绞死的感觉,越想越害怕,
由于恐惧心里,
之后一段时间,
贾东旭的钳工技术,没有一点提高,就算一级工件的良品率也下降不少,影响了整个班组的良品率,
为这事,贾东旭被组长骂,被组员骂,就连车间主任,都把他叫过去狠狠骂了一顿。
这让贾东旭在工厂工作的很不开心。
可没办法,
以前他在工厂,最大的靠山就是易中海,现在易中海死了,他连个靠山都没有了。
...
几个月后,
1956年春天,
李长青家再次添丁进口,老四出生了,又是个小棉袄,
现在李家变成了两男两女,
现在距离李长青和秦淮茹结婚,也只过去5年多,秦淮茹的年龄也不过24岁而已,就已经是四个孩子的妈了。
“淮茹,喝鸡汤。”
李长青把鸡汤端上桌。
秦淮茹笑着接过喝了一口,
“长青哥,你这炖鸡汤的手艺越来越好了。”
以前李长青是真不会做饭,
可秦淮茹经常生孩子坐月子,
他不想做饭也不行,
毕竟做饭难吃受罪的是自己,
既然要做饭,想着就别糊弄,不如学几手厨艺,就找到傻柱请教厨艺,不用像何大清傻柱那样达到厨师水平,做个家常菜能好吃点就行,
傻柱一口答应,
断断续续教了李长青几十道家常菜,
还有如何做面食、炖汤等,
现在李长青在做饭这方面,已经超过秦淮茹,孩子们也都爱吃他做得饭。
李长青做菜舍得放油放肉,
能不爱吃吗,
这次生完小四,李长青准备让秦淮茹休息两年,连续生孩子比较伤身体,哪怕他隔三差五鸡汤补,坐月子比别人吃的好太多,也未必补的过来,而且孩子们多了,也需要养一养,要不然都这么小,秦淮茹一个人弄不过来,等前面的大了,隔开些岁数,以后大的也可以帮忙带带小的。
时间一晃一年过去,
又是冬去春来,
这天李长青下班回来,易中海媳妇刘翠兰找过来,
“刘大妈,您找我有事?”李长青问道。
“长青,你要不要房子,我那房子想卖,别人家我还没问,先过来问问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