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义:高玉良女婿救场,逆风翻盘
第二天一早,陆保川带队去了一趟发改委,同样是参加了一个碰面会。
因为有着妹夫章怀义的前期工作准备,这个审批进度已经很快了。
相信再等几天,应该就能审批完。
开完见面后,陆保川等人正要离开时,一个人走进了会议室。
他是刘副主任的秘书。
刘华友如今担任发改委的副主任,虽然排名比较靠后,但是毕竟是发改委这种实权部门。
肯定是不容小觑的。
以前,他们之间肯定是认识,但是交集不多,谈不上熟悉。
所以,这次陆保川过来并没有打算直接去拜访他。
没想到,这位刘副主任竟然还想见他,算是一项意外的行程安排。
不过,这毕竟是好事。
如果能够争取到刘华友的支持,他们的项目审批肯定会更加顺利。
跟随着秘书,陆保川来到了副主任办公室。
双方一见面,刘华友就表现的非常热情。
入座后,陆保川笑着说道“刘主任,我这次来发改委,行程安排比较仓促。本来是想来您这的,但是又怕这种突然的拜访打乱了您的行程安排。”
“哈哈,保川同志,你可是稀客啊!如果是你要来我这喝茶,后边的行程都可以后延。”
“刘主任,您把我抬的太高了,哈哈...”
说完这句话。
刘华友主动递给陆保川一根烟,两人开始在办公室里吞云吐雾。
片刻后,刘华友拿出一份报告放到了桌上,笑着说“保川同志,你们京州的地铁申报方案,我已经看过了!”
“说实话,它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修一个地铁而已,全国大中城市都在申报,但是,你们居然还能弄出这么让人耳目一新的方案,不简单啊!”
“果然,像你这种人才,不管是到了哪里,都会干出一番成绩的。”
“刘主任,您过奖了!”
“这份报告我可不敢居功,这是我们京州市委市政府的集体决议,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吧!”
刘华友笑着摇头,对于这件事看得很清楚。
眼前之人,就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,否则也不会进京亲自跑办资金了。
如果,京州市班子能有这种能力,也不会是如今这样默默无闻了。
当然了,这个地铁的方案只是一个引子,他真正的目的肯定不是这个。
他只是想利用这个机会,获取陆保川的好感,或者说是陆家的一个好感。
以后再谈起其他事,或许会更好说话。
昨天,他已经听说了,陆保川提出的那个宏伟的战略。
区域协同发展。
上边有意打造一个新的试点,用来验证这个战略的可行性。
可以预见,以后的汉东省,会成为经济改革的又一个潮头。
消息一经传开,京城这边的很多人都动了心思。
如果能够外放汉东的话,就能把握住这个发展的机遇,或许以后还有机会站在潮头之上。
这就导致很多已经定好的事,又变的的有些扑朔迷离。
刘华友当然也起了这个心思。
如果,他继续留在发改委工作,以后的发展之路已经定好了。
需要长时间的打磨,慢慢得熬资历,以后才有可能再进一步。
如果,能够去汉东,干出一番成绩再回来,那就不一样了。
沉思片刻后,陆保川开始顺着杆往上爬,“刘主任,既然您这么看好我们的项目,接下来的这个审批工作,还要麻烦您多给费费心,尽快给我们审批通过。”
刘华友听后没有迟疑,直接答应了下来。
还让他尽管放心,这个项目以后他都会亲自盯办,像这么好的项目,必须尽快上马才行。
聊完了这件事,又闲聊几句后,陆保川起身告辞了。
通过刚才的交谈,他大概已经清楚了刘华友的目的。
看似是在闲聊,但是句句不离汉东的发展。
他的目的很明显了,这位刘主任静极思动,想要搭顺风车了。
......
离开发改委后,陆保川马上赶往下一个目的地。
今天他还安排了与银行会谈。
需要敲定这笔贷款的大意向,剩下的细节问题可以交给专业的人士。
忙完之后,没等他松口气,他就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。
市委副秘书长刘振华打来了电话。
向他汇报了一件突发情况,听完汇报之后,陆保川无奈的叹了口气。
还真是一刻都不消停。
原来是环保部督导组去了汉东,他们的第一站就去了京州。
结果,开发区正好撞到了枪口上。
被查出了一些问题。
近期,因为开发区上马了一大批项目,经济形势一片大好。
整个区域内都在大搞工程建设,这种情况下,空气质量肯定是好不了的。
被督导组查出了问题。
屋漏又逢连夜雨,这边的事情还没处理,又有几家企业被查出了污水排放不达标的问题。
这次事发突然,有可能被当做典型处理。
如今,环保已经成一种大势,一旦沾边都难逃处分。
所以,这件事一旦坐实了。
不只是开发区政府,甚至是市委市政府的主要负责人,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得知这个情况后,李达康顿时气愤不已,急匆匆把开发区主任刘梦林叫到了办公室。
刚一见面,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。
骂累了以后,李达康坐下喝了口茶,怒声说道“以前,我总是说在咱们京州张树立失职,孙连城无能。可是如今你再看看他们的表现,你的心里不觉得惭愧吗?”
“当初,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呢。你刘梦林才是真的既无能又失职,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。亏我那么器重你....”
刘梦林站起办公桌前,眉头紧皱,内心的怒火也在不断的累积。
这件事说起来,肯定不全是他的责任。
开发区的空气质量差是应该的。
他们辖区内工厂众多,而且位置还集中。
再加上,近期还集中上马了很多项目,城市建设全面开工,空气质量能好才怪呢。
这方面他没话说,哪怕为此受个处分,他也是毫无怨言的。
但是,那几家查出排放不达标的企业,可是李达康亲自招商引来的企业。
以前区里的环保分局专门汇报过,这几家企业的水排放有问题,不符合现行的排放标准。
因此刘梦林还专门约谈过这几家企业负责人,要求他们立刻停产整顿。
但是,最后还是都不了了之。
因为他们找上了市委书记李达康,得到了李达康的支持。
当初李达康的指示,刘梦林记得很清楚,如今还如在耳边。
“这个环保问题,我们必须要坚决执行上级的要求,按照环保部的标准执行。但是,地方经济发展同样也是一个问题,老百姓要就业要吃饭,就离不开这些企业开工生产。”
“这不只是企业停产的问题,还涉及到上千家家庭的生存问题,所以我们应该慎重处理。”
“解决这个问题宜缓不宜急,否则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。要给企业留出充分的时间,自主解决这个问题,你们区政府可以指导他们慢慢改正。”
(京城的这些剧情,反复的删改,无奈又让人头痛了!写多了还是个事,写少了交代不清楚,没法写了!昨天脑袋已经疼了,赶紧结束了回京州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