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男小说

繁体版 简体版
双男小说 > 西游:吾破池而出,掀翻灵山 > 第268章 后院哭声 观抛绣球

第268章 后院哭声 观抛绣球

西游:吾破池而出,掀翻灵山
众人踏着如水月色步入后园,晚风轻拂,草木沙沙作响。

一行人缓缓踱步,偶在后门近旁的青石台上歇脚,正觉夜色静谧,忽闻一阵呜咽啼哭随风飘来。

唐僧凝神细听,那哭声中满是痛失爹娘的悲戚,不由勾起自身对故土的思念,眼眶早已湿润,轻声问道:“是谁在何处悲泣?”

老僧见状,忙以“煎茶待客”为由支开了其他僧众,随后对着唐僧与孙悟空深深一拜,倒身在地。

唐僧连忙伸手搀扶:“老院主这是为何?何必行此大礼?”

老僧起身,叹道:“弟子虚度百余载,略通些人情世故,禅定之中也偶有感悟。

观高徒这般气度,绝非寻常之辈。

而这夜半悲啼的蹊跷事,恐怕唯有高徒能辨明缘由。”

孙悟空上前一步,朗声道:“你且细细说来,究竟是何事?”

老僧缓缓道来:“往年今日,我正于禅房静坐明心见性,忽闻一阵狂风呼啸,紧接着便传来这般悲哭之声。

循声来到衹园旧址,竟见一名容貌秀丽的女子蜷缩在此。

问她来历,她说自己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,只因月下赏花时,被一阵狂风卷到了这里……

我自然难信这番说辞,便将她锁在一间空房,门窗尽皆砌死,只留一个小孔用来递饭送水。

寺里僧众问起,我只说是擒住了妖邪,每日给她两顿粗茶淡饭,不教她饿死罢了。

那女子倒也机灵,白日若有外人靠近,便胡言乱语、装疯卖傻,甚至在屎尿中躺卧;

可一到夜深人静,便忍不住思念父母,哭啼之声从未断过。

我曾几番进城打探公主的消息,却始终杳无音信,也就越发不敢放她出来。

今日幸得老师父驾临,万望老师父进城后能施法力,查明此事——

一来救那良善之人,二来也让世人见识佛法神通。”

唐僧师徒听后,连连点头应是,将此事牢牢记在心上。

正说着,两个小和尚前来请众人去吃茶,一行人便结伴返回方丈。

猪八戒与沙僧本就在方丈中等候,见唐僧二人回来。

猪八戒忍不住嘟囔:“明日天不亮就要赶路,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睡!”

孙悟空眼一瞪:“呆子休要胡说!”

猪八戒却不理会,接着道:“赶紧睡吧!这深更半夜的,能有什么好景致看?”

话已至此,僧众们便各自散去,唐僧师徒也就此安歇。

转眼天已破晓,雄鸡报晓之声此起彼伏。

城外行商百姓纷纷起身,喧闹着搭灶生火,准备赶路。

唐僧也已起身,唤醒猪八戒、沙僧收拾行李。

寺中僧众早已起身,备好了汤茶点心,在屋外静静等候。

猪八戒见了,欢喜得眉开眼笑,先抓起一盘馍馍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,随后麻利地将行李、马匹打理妥当。

唐僧与孙悟空向僧众辞行,老僧在一旁不住叮嘱:“后园那悲啼之事,还望老师父们千万用心!千万用心!”

孙悟空笑道:“安心!安心!我到了城中,自会聆音察理,见貌辨色,定能查明真相。”

师徒四人当即上路,与行商队伍一同前行,一路上人喊马嘶,热闹非凡。

将近寅时过了鸡鸣关,到了巳时,远方的城郭已清晰可见。

那城郭气势恢宏,果然是座铁瓮金城,堪称神州天府。

进了城门,商人们纷纷四散寻找旅店投宿,唐僧师徒则沿街继续前行,不多时便来到会同驿馆。

驿馆的管事慌忙报知驿丞:“外面来了四个模样奇特的和尚,还牵着一匹白马。”

驿丞一听有白马,料是官家差旅,忙起身迎接。

唐僧拱手见礼:“贫僧乃东土大唐钦差,前往灵山拜佛求经,随身带有通关文牒,稍后便要入朝查验。

今日想借大人驿馆暂歇,事毕即刻启程。”

驿丞连忙还礼:“此驿本就是接待往来宾客之地,理当款待,请进!请进!”

唐僧心中欢喜,转身唤三个徒弟进来。

驿丞见猪八戒、沙僧样貌丑陋,一时分不清是人是怪,吓得浑身不自在,却又不好怠慢,只得战战兢兢地吩咐下人看茶备斋。

唐僧见状笑道:“大人莫要惊慌,我这三个徒弟虽样貌粗犷,心地却十分善良,正所谓‘山恶人善’啊。”

驿丞这才稍稍定了定神,问道:“长老,这唐朝在何处?”

唐僧答:“在南赡部洲的中华之地。”

“何时离家的?”

“贞观十三年动身,至今已有十四个年头了。”

驿丞惊叹道:“真是神僧啊!”

唐僧又问:“贵国如今是第几代君王了?”

驿丞答:“敝处是大天竺国,自太祖太宗传至今日,已有五百余年。

当朝圣上号怡宗皇帝,改元靖宴,如今正是靖宴二十八年。”

唐僧道:“贫僧今日想面见国王倒换关文,不知今日可有朝会?”

驿丞道:“正好!近来我国公主娘娘年满二十,今日正在街口高搭彩楼,要抛绣球撞天婚,招驸马呢。

想来国王此刻尚未退朝,长老若要倒换关文,趁此时去正好。”

唐僧转身就要动身,却见斋饭已然备好,便与三个徒弟同驿丞一同用了斋饭,随后准备入朝。

孙悟空道:“我与师父同去。”

猪八戒也嚷嚷:“我也去!”

沙僧劝道:“二哥且留步,你这模样去了朝堂恐惹是非,还是大哥同去妥当。”

唐僧点头:“悟净说得是,呆子性子粗莽,还是悟空心细,同去为好。”

猪八戒不乐意了,撅着长嘴道:“除了师父,咱们三个模样不都差不多嘛!”

说话间,唐僧已披上袈裟,孙悟空带上引袋,二人一同出了驿馆。

街上的百姓、商人、文人墨客都在匆匆赶路,嘴里不住喊着:“快走!快走!去看抛绣球喽!”

唐僧站在街边,望着熙攘人群道:“这里的人物衣冠、言语谈吐,倒与我大唐颇为相似。

想我先父先母,正是因抛绣球结的姻缘,没想到这里也有这般习俗。”

孙悟空道:“咱们也去瞧瞧如何?”

唐僧连忙摆手:“不可!不可!你我服饰与本地人不同,去了恐遭人猜疑。”

孙悟空道:“师父忘了布金寺老僧的话?咱们去一来能凑个热闹,二来也能借机分辨那公主之事的真假。

此刻国王定忙于公主婚嫁之事,未必有心思理会朝政,去看看也好!”

唐僧听着有理,便与孙悟空一同挤进了人群。
热门推荐